从未读一本在我看来的所谓的政治方面的书能这样一口气读完的,也是我党校学习的第一本摆在案桌的书,不期而遇地从10多本中随手拿起的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也许是对习书记所谓的秘密的探究兴趣使然吧,反正很自然地读了起来。本以为会看两眼就会丢在那里的,结果一翻开就被吸引了,被深深的吸引了。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毕业后在全区各地搞野外观测的岁月,想起了2016年在固原一年的扶贫工作,不由得将自身也穿越般地回到了往昔的岁月。在桌前、在床头熬夜两晚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精彩的“政治”书,久久不能平静,自觉地顺手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习近平书记在结束了七年的知青生活被乡亲们推荐去清华大学上学的那个清晨,全村的妇女老少包括坐着破旧轮椅赶过来送行的老乡时,我深深的被打动了,究其原因,为什么习书记如此这般受到爱戴,这般深入人心?
回顾七年来习总书记所做的事情,并非都是干的轰轰烈烈的伟业,但却都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琐事。
一是为了解决群众没柴烧的问题,到四川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深入学习,聘请建沼气方面的四川的专家到杨家河,带领乡亲们建沼气池,从一个村推广到延安市再到整个陕西省,只要是为了群众,星星之火就可以有燎原之势;
二是为了解决没有粮没有水的问题,带领乡亲们开垦坝田,学习南泥湾精神;带领乡亲们打水井,身先士卒跳到几米深的井底,浑身是泥水冰水,一个外人的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干劲激励了当地的乡亲;
三是为了解决乡亲们的日常生活生产资料问题,成立了铁匠铺,生产农具,除了供应本村的需要,还可以将多余的农具卖给其他生产队,增加村民的收入;成立了村代销店,解决群众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等的基本生活资料,省去了来回往返路上的奔波之苦;成立了妇女缝纫社,组织心灵手巧的妇女为乡亲们缝补衣物,发挥妇女同志的专长;修厕所,解决男女共厕的尴尬问题……。
四是开办夜校,教授老乡们识字念书,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说书、讲故事等接地气的方式,解决农村基层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问题。
而在这么艰苦的岁月,习近平总书记从来没有放弃对理想信念的最求,孜孜不倦的学习,海量的阅读各类文献书籍,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不断得到升华。
可以看出,习书记做的每件事都并非是高大上的,但每件事都是植根群众,一切都是从乡亲们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靠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
在七年的艰苦岁月中,他从不屈服于苦难、不屈服于寂寞、不屈服于命运,知青中年龄最小、待的时间最长、去的地方最艰苦的他,用学习用阅读派遣寂寞,用劳动改造身体,用知识武装自我,用奉献升华生活,用行动报效乡亲,深深扎根于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对老乡们充满着血浓于水的感情,在贫瘠的黄土地上靠乡亲们的庇护、靠自身的孜孜追求,成长为共和国的一代领袖。
如今的我们背负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我们是否也应该时刻围绕群众的所需,想尽一切办法从点滴的需求做起,扎根于基层,完成光荣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作者系www.188-563.com第70期“生态立区战略”进修班学员 张学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