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党校、行政学院区情研究中心
《宁夏日报》 第11版:理论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服务业比重上升到51.6%,由过去的二产带动转变为三次产业共同带动。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报告中指出的:“这是我们多年想实现而没有实现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去年,全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7.3%,跑赢GDP增速6.9%,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为29.39%,人民的消费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这些都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已由过去的“唯GDP论英雄”转变为“以质量、以效益、以人民生活的福祉”来评价经济发展的阶段。
不过,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虽然有了质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但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及高端供给不足,导致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高端制造品、高品质服务等高端需求,外溢到海外市场。另外,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转弱,劳动力成本优势快速减弱等,使我国原有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外需拉动、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受到越来越明显的制约。因此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最终形成供求结构动态平衡,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深化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一场改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总书记这里讲的改革,强调的是改革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具体讲:就是要通过改革要素市场体制化解产能过剩;改革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改革行政审批体制与财税体制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改革金融体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改革投融资体制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是解决结构性失衡,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三去一降一补”,就是为了调整供求关系、缓解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防范金融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增强经济增长能力。通过结构性改革,提高存量供给品质,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稳定经济增长的治本良药。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之间协同发展、互相支撑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要强化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更好发挥国家在基础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便捷、成本合理、品种多样的融资服务;强化人力资本培育,为实体经济升级提供更多具有更高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劳动力。
不断增强经济的质量优势,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围绕中高端消费需求,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效应。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特别是强化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基础元器件领域的高端制造能力。此外,还要继续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强化基础设施网络之间的相互连通和衔接。
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破”,就是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立”,就是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降”,就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另外,要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执笔:李 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