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正是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展开的。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措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既有供给问题也有需求问题,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但供给侧和结构性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总体上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实力不相匹配,不能够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未来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我国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综合考虑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后,做出的英明决定,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差距。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目标: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顺,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垄断、过度管制、低效率等弊端大量存在。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最终构建起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改革开放,离不开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未来开放仍然是活力的源泉。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我国的开放既要继续拓宽开放的空间范围,更要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张国清)